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要闻

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助力脱贫攻坚

 

 


增效集成技术现场和云上观摩会

    7月3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办的国家马铃薯良种联合攻关品种及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集成技术示范现场和云上观摩会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举行。本次观摩会旨在落实和推进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任务,推动马铃薯产业绿色高质量现代化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马铃薯产业是毕节市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种植规模 400万亩以上,其中威宁县马铃薯面积约 200万亩,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主产县之一,示范基地所在地雪山镇马铃薯种植占耕地面积的67.9%,户均来自马铃薯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2%左右。全镇建档立卡总人口2526户10260人,现有未脱贫487户1336人。
    2020年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联合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和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共同创建了毕节市威宁县雪山镇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和良种联合攻关品种示范基地,基地总占地面积200亩,共开展了13项绿色增产增效技术试验和示范,其中:西南高海拔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示范1项,绿色高抗新品种选育试验1项,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示范2项,水肥高效利用试验3项,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试验4项;良种联合攻关共展示和示范15家联合体单位新近育成马铃薯新品种85个,其中展示品种59个,示范品种26个。


    据介绍,农业农村部“国家马铃薯良种科研联合攻关”项目旨在通过科企合作,开展新品种选育和展示等工作,推动马铃薯种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攻关联合体单位共登记马铃薯品种52个,占全国登记品种67%,其中:科研教学单位登记44个,种业企业登记8个;鲜食品种33个,炸片炸条品种1个,淀粉或全粉加工品种4个,兼用品种14个;较对照平均增产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任务旨在通过大联合、大协作研发集成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构建科学规范可复制的绿色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推广,促进全产业链增产增效。今年在贵州威宁示范的西南高海拔大春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由绿色优质新品种筛选技术、水肥一体精准施用技术、遥感数字化监测技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提质增效贮藏减损技术、全程机械化技术和主食化加工技术等7项核心技术构成,示范目标为平均亩产2500公斤,增产15%以上,节肥15%,减药10%,效益提高15%。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一级巡视员陈友权、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何庆才、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文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人事局副局长李巨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党委书记周霞、甘肃农业农村厅原一级巡视员杨祁峰等领导专家出席本次会议,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和当地政府领导、全国农业科研和推广单位人员、企业代表、种植户和媒体记者等通过现场和网络参加观摩,当天网络在线观摩累计达6000余人次,本次活动受到与会人员的广泛好评。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ivfcaas@caas.cn

传真:010—62146160

电话:010—8210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