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黄瓜最好长多长?有可能随你所愿

    蔬菜所和深圳农业基因组所揭示黄瓜果实发育的乙烯调控机制
    3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深圳农业基因组所在《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Genetic Regulation of Ethylene Dosage for Cucumber Fruit Elongation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黄瓜果实发育的乙烯调控机制。
    植物器官的生长和发育取决于生长刺激和抑制之间的微妙平衡。果实大小和形状是影响产量和商品价值的重要农艺性状。葫芦科是一个非常大的、多样化的植物家族,为人类提供许多重要的蔬菜和水果。研究表明,葫芦科果实由下位子房发育而来,并因为极端多样的果实大小和形态而闻名(从小到巨大,从扁圆到伸长)。然而,调控果实生长平衡,实现最终果实大小和形态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黄瓜果实伸长表现出乙烯剂量依赖性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以两个黄瓜的短瓜材料(sf1突变体和acs2突变体)为对象,研究了乙烯剂量精细调控黄瓜果实伸长的分子机制。sf1突变体表现为果实细胞分裂减弱并且产生过量乙烯;acs2突变体表现为果实细胞分裂减弱但是产生的少量的乙烯。SF1 (Short Fruit 1)编码一个E3泛素连接酶,该研究发现,SF1泛素化修饰并降解自身及其底物ACS2 (乙烯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 2);SF1突变后,导致ACS2积累,从而促进乙烯过量合成;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乙烯对黄瓜果实长度调控的剂量依赖性,过高或过低的乙烯剂量都会对黄瓜果实细胞分裂产生严重的抑制,而合适剂量的乙烯会促进细胞分裂,调控黄瓜果实伸长。因此,SF1通过泛素化降解其自身和ACS2实现对黄瓜果实中乙烯剂量的精细控制,从而调控黄瓜果实伸长。以上研究为理解葫芦科果实形态建成的遗传和分子基础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乙烯剂量调控黄瓜果实细胞分裂的遗传和分子机制

    在生产上,由于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对黄瓜果实大小的偏好不同,该研究成果也为通过外源处理或基因编辑技术生产不同长度的黄瓜提供了潜在的方法,有望为黄瓜果实大小的改良育种提供科学基础。
    该研究团队以蔬菜产业中的重大科技需求为目标,以基因组学工具为依托,解决蔬菜作物的重大基础生物学问题,为培育我国优良蔬菜品种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深圳农业基因组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培养的研究生辛同旭和张震。通讯作者为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功能基因课题组杨学勇副研究员。(曹柠)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http://cms.farmer.com.cn/nk/54908.jhtml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ivfcaas@caas.cn

传真:010—62146160

电话:010—82109520